D大調(diào)第十七鋼琴奏鳴曲 Piano Sonata No.17 in D Major Op.53 ?D.850
D大調(diào)第十七鋼琴奏鳴曲 Piano Sonata No.17 in D Major Op.53 D.850
《D大調(diào)第十七鋼琴奏鳴曲“勇敢”》Piano Sonata No.17 in D Major "Gasteiner" D.850 ,作于1825年,是舒伯特二十八歲時的作品,曲風充實,自由不拘泥形式。舒曼稱此曲為“勇敢的D大調(diào)”Gasteiner,它也確實是一首朝氣蓬勃的作品。舒伯特將這首奏鳴曲題獻給卡爾·瑪利亞·封·勃克列(Karl Maria von Bocklet)。他是波希米亞裔的奧地利鋼琴家,比舒伯特小四歲,不僅擅長鋼琴演奏,也擅長小提琴演奏。為此他成為當時頗有名氣的音樂家。與舒伯特有親密的交情,經(jīng)常積極地演奏舒伯特的作品。共有四個樂章:
第一樂章,活潑的快板,D大調(diào),4/4拍。樂曲一開始就是強有力出現(xiàn)的第一主題,為樂曲掀起序幕。兩小節(jié)的和弦連續(xù)演奏后,是對比強烈的兩小節(jié)三連音,在巧妙的轉調(diào)的烘托下,引出輕柔的第二主題。展開部以第一主題素材為主進行發(fā)展,在發(fā)展的中間突強地奮起,就是舒曼稱為“勇敢的”高潮之一。第二主題在D大調(diào)簡單的重現(xiàn)后,進入稍快的結束部,最后表情豐富地結束。
第二樂章,速度加快,A大調(diào),3/4拍,三部曲式。舒曼對此樂章說:“具備了舒伯特獨特的風格,動人又充滿熱情”。此樂章還令人有大方又悠然自得之感。第一部分主題的節(jié)奏具有獨特的強音,旋律流暢,熱情動人。第二部分主題在下屬調(diào)D大調(diào)。之后兩部分以A大調(diào)為軸心,略加修飾變形而再現(xiàn)。結束部分出現(xiàn)了第一部分的素材,舒暢的結束樂章。
第三樂章,諧謔曲,活潑的快板,D大調(diào),3/4拍。這個樂章生動活潑,內(nèi)容充實。諧謔曲主題的表情是豐富的。中部轉為G大調(diào),其中表現(xiàn)了舒伯特的和聲及器樂風格。樂曲進入結束部時,漸漸減弱,樂章在平靜的氣氛中結束。
第四樂章,回旋曲,中庸的快板,D大調(diào),4/4拍?;匦黝}以哼唱似的瀟灑性格,輕快灑脫地唱出。流暢的第一插部主題移為A大調(diào),不穩(wěn)定的第二插部主題在G大調(diào)中穿插有g小調(diào)。結構為:A-B-A-C-A-結束部。
更多其他版本 更多
-
人氣
-
人氣
-
人氣
-
人氣
-
人氣
-
人氣
















查看完整曲譜 >
評論共0條評論
精彩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