東方幻想曲“伊斯拉美”An Oriental Fantasy "Islamey"
東方幻想曲“伊斯拉美”An Oriental Fantasy "Islamey"
《東方幻想曲“伊斯拉美”》An Oriental Fantasy "lslamey" 是巴拉基列夫于1869年32歲時完成的具超技演奏效果的鋼琴獨奏作品。作為俄國五人集團(tuán)首領(lǐng)的巴拉基列夫,在他一生中全力投入到發(fā)展民族音樂的工作中。他以畢生的精力堅持深入民間,收集了大量的音樂素材。為了創(chuàng)作《伊斯拉美》及交響詩《塔瑪拉》曾三次到過俄國與土耳其交際的高加索地區(qū),接觸到許多豐富的伊斯蘭民族的民間音樂。這首《伊斯拉美》的主部主題,就是采用了高加索山脈北部地區(qū)十分流行的民間舞曲。這是屬于“列茲金卡”舞曲中的一種,速度快而帶有熱情奔放的性格特點,并具備濃烈的伊斯蘭音樂的音調(diào)。與主部形成鮮明對比的中段旋律,是流暢抒情的韃靼風(fēng)格音調(diào)。在鋼琴演奏技術(shù)的運用上,明顯具有李斯特式的各種表現(xiàn)。由于主部樂段采用了托卡塔(Toccata)的表現(xiàn)形式,因此與李斯特某些超技練習(xí)曲同樣有輝煌的演奏效果。音樂風(fēng)格則是歐洲人心目中的東方音樂。中間段行板的主題是典型的東方式抒情、幻想的音調(diào)。
這是巴拉基列夫的代表作,具有高度藝術(shù)性、高度技巧性并對“五人團(tuán)”的“東方風(fēng)格”有重大影響。所謂東方風(fēng)格、東方情調(diào),實際上是歐洲人對西亞、中東音樂風(fēng)格的泛稱。伊斯拉美之所以著名是因為其難度巨大,很多鋼琴家都把錄制這首樂曲作為一種挑戰(zhàn)。而在其旋律方面,也是有比較深刻的內(nèi)容。但更多還是作為一種技巧樂曲。
更多其他版本 更多
















查看完整曲譜 >
評論共0條評論
精彩評論